客服電話:400-888-8888
周一至周五:9:00 - 18:00
發布日期:2017-12-20 20:46:58
點擊次數:0次
【打印】
柳編工藝的主要技法有平編、紋編、勒編、砌編、纏邊五種。
平編
這是編平面席箔類的主要工種。其特點是經緯交織,互相穿插掩映,可以挑一壓一,也可以挑二壓二、挑一壓二、挑二壓一,從而形成不同的交叉編織紋樣。葦編席箔先將葦子壓制成平面的片材,再行編織,也多取平編工種。其他的高粱皮編織、竹篾編織、蒲草編織,也是以平編為主。柳條編織用平編的倒反而不多。
絞編
絞編也是以經緯編壓為主要特點的工種。它和平編的不同之處是在經編方面,平編的經緯相同,同時動作,往前編織;而紋編則先編排好經樁,經樁可以是繩,是條子,是竹桿,甚至是鐵絲,然后以編條(柳、槐、篾)交叉上下穿行于經樁上下,循環繞行。編成后的效果,表面全為緯編所掩蓋,不露經條。絞編要求編緯的條子要比較柔軟,有韌性,故常用于蒲草、細柳、桑條編織。
勒編
勒編是傳統的柳條編結工種。用勒編做成的器物一般稱為“系貨”。其法以麻繩作經,以柳條作緯,麻繩互相交錯穿過柳條間,穿一次,繞扣勒緊,通常民間所見簸箕、笆斗、籮筐、柳條包等,均以此法編結主體部分。勒編器物的邊緣,常需另行編板、把或框子,以使周邊整齊,不致散落。
砌編
砌編是傳統手工編織的常見工種之一。用砌編工藝制成的器物一般稱為“砌貨”。其法多被用于圓形器物的編制,方法是將編結物聚合成把,然后用較結實的篾片,將這些把束穿起來。民間常用的墩子、飯簍、字紙簍等均用此法做成。
纏邊
條編的輔助工種,必不可少。主要用于條編器具的邊沿、把手部分。其法多以堅硬的材料為芯,在芯的外面,用柔軟的條子(藤皮、塑料帶、篾皮等)按一定方向纏繞,一方面使之固定,一方面起到表面裝飾效果。纏邊可以用單條或多條,單條排列整齊,效果樸實大方,多條可以用各種色彩的材料,纏繞時可以編出花紋圖案。可見于臘桿家具、柳編制品及屏風等的包邊和銜接部。
分享到:
上一篇:柳風收納:柳編工藝的分類